【兴茶网 资讯】近些年,随着城镇人口持续增加、消费场景不断迭代,“改变”与“创新”的呼声充斥于各行各业。于茶行业而言,小罐茶、茶里、喜茶等行业创新先行者获得第一波红利,后来者又将如何补位分享创新红利,实现弯道超车?
11月22日晚,由中国茶业商学院、广东省茶文化促进会、广州茶文化促进会主办,广州国茶荟文化策划有限公司承办的“创新中国茶——2018年度论坛”于广州琶洲国茶荟落下帷幕,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女士、国茶实验室创始人罗军先生、茶里创始人谭琼女士、小罐茶创始人杜国楹先生等大咖在现场发表了精彩的演讲,共同探讨并展望茶产业的未来发展,为处于市场变革期的茶行业强化了市场信心、打开了创新思路。
广州茶文化促进会会长黄波先生为本次论坛致辞开场
01
聚焦产业创新
四方会面,突破传统思维的桎梏
诚如中国茶业商学院执行副院长欧阳道坤先生于论坛开始时所述,创新是人类永恒不变的话题。21世纪,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,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开始被改变,中国茶也在创新的狂流中不断挣扎、前行,本次论坛聚焦产业创新,立足行业现状,探讨中国茶创新之路。
中国茶业商学院执行副院长欧阳道坤先生致辞
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女士认为,中国茶依旧处于小农经济和无标准的阶段,严重阻碍了行业的发展,因此,如何从小农经济转变为农场等具有工业属性、股权属性的规模化“组织”是从业人士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首要问题。
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女士发表演讲
国茶实验室创始人罗军先生借用喜茶和奈雪的茶作为案例,向现场业界人士阐述了他的观点,他总结道,2016年底,饮品店数量41万家;2017年底,饮品店数量44万家,增幅6%;增幅超过84%的餐饮品类。截止到2017年底,饮品市场规模约2000亿,占4万亿餐饮市场的5%。对此,罗军先生认为,在后工业时代,随着喜茶、奈雪的茶等新兴茶饮品牌的迅速崛起,喝茶的语境开始发生了变化,为传统的茶行业注入创新活力。
国茶实验室创始人罗军先生发表演讲
茶里创始人谭琼女士表示,在中国做茶叶品牌的门槛很高,但目前市场从业门槛较低,这中间存在巨大的认知偏差,需要更加强大的知识体系与逻辑作为支撑。
茶里创始人谭琼女士发表演讲
备受业界关注的小罐茶也首次在行业公开了它的思路与轨迹,小罐茶创始人杜国楹先生介绍,小罐茶沿着把复杂的中国茶做简单、把传统的中国茶做时尚、把繁琐的品饮变简便,以及把产地品类思维导向品牌思维的思路,开启了茶行业的标准化、品牌化、年轻化。
小罐茶创始人杜国楹先生发表演讲
四位嘉宾观点鲜明,不仅分享经验也陈述痛点,整场论坛既有茶业市场战略高度的思考与探讨,也有中国茶市场、营销、产品等创新战术的分析,具有很强的前瞻性与实用性。
02
跨界无缝切换
深入探讨,共话行业标准化建立
一直以来,茶产业都重生产轻市场,且行业标准混乱不清晰,造成茶产业“大而不强”的现状,早先也有业内人士指出,须从企业规模、综合实力、专业分工、供应链体系等方面打破枷锁、加强创新。
建立行业标准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,但也迫在眉睫,在论坛现场,兴茶君也听到场下的一些听众在感慨: “买茶的选择成本很高,且没有统一标准来评估其价值,作为消费者不知道如何选择,也不知道自己买的茶值不值这个价。”
这是行业标准缺失的具体表现,进而导致市场鱼龙混杂的现象屡见不鲜。在论坛现场,杜国楹先生表示,小罐茶团队一直在用市场的角度寻找中国茶为什么没有品牌、没有价格?最终的答案便是,缺乏行业标准。对此,小罐茶以统一的标准简化消费者的认知,进而建立相对的标准。据杜国楹先生在现场透露,截止2018年11月,小罐茶全国门店约650家,销售额突破20亿元,实现营收10亿元。
事实上,在行业标准健全以后,才能在高强度的竞争中,加快行业进化,并诞生行业龙头企业、头部品牌。对此,叶檀女士也认为,当茶行业的工业化与标准化逐步完善之后,未来也会出现类似蒙牛、伊利这样的企业。
嘉宾对话环节,茶语网创始人张阳先生作为嘉宾主持
中国茶既是国粹,是文化,也是消费品,那么,按照消费品的逻辑来思考,便应该以消费者为导向,建立健全的行业标准,进而促进行业迈入标准化、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之路。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乳制品行业、养殖业、食品行业等行业规律去借鉴、研究和思考。
03
升级迫在眉睫
开放思维,探讨品牌建设之路
长久以来,中国茶的软肋在于品牌,瓶颈在于市场。加速茶产业品牌化进程、推动行业市场化运营,是中国茶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。
诚如杜国楹先生所说,消费品思维是做强做大中国茶的唯一路径,而伟大品牌的使命是为了服务消费者,为消费者解决问题,并提供品质保障。这一点我们从各类消费品中都可以看出,买一瓶牛奶,我们不需要考虑奶源、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,只需要选择品牌、相信品牌,让消费者选购无门槛。
作为业界年轻化的代表案例之一,茶里一直致力于三角袋包原叶袋泡茶与年轻消费市场,谭琼女士也认为,中国91%的喝茶人群为大众型,他们把茶当做一杯有味道的水,是在特定环境下的情绪调节剂,他们对茶的专业知识完全无感。
确实,作为大众消费者而言,选购成本越低、越容易理解的产品,才是人们乐于购买、乐于消费的产品,这也是新式茶饮能够快速崛起的一个原因。消费者在选购新式茶饮的时候,不需要去考究“四季春”的由来,也不必知道点的是什么茶,只需要根据自己喜好对品牌、产品、口感等进行选择。
主办单位与承办单位代表合影留念(从左到右:黄波先生、刘仲华先生、李广韬先生)
透过这场论坛让我们看到,如今,关于“中国茶创新”的呼声越来越高,推动产业健全标准化、完成工业化,并进入品牌化的进程也迫在眉睫,我们也期待,市场规模达3000多亿以上的茶产业能够出现体量占比10%以上的头部品牌。
中国茶业商学院院长刘仲华先生做论坛综述
在接下来的市场竞争与品牌塑造过程中,以创新为主导的品牌、营销、产品等都将成为行业进一步洗牌的关键要素。正如中国茶业商学院院长刘仲华先生在论坛综述里讲到,创新是中国茶未来发展的主题,产品的创新正在不断迭代,营销的创新才刚刚开始,一、二、三产的业态创新将是万亿茶产业的突破口。他也希望更多的跨界人士参与到茶的创新队伍中来,以自信的态度和跨界的思维,共同把中国茶做大做强,最终实现中国茶复兴之梦想。